【老武士】武士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,日文寓意侍者,貼身隨從。武士要求對主人無比忠誠,即便戰死也是可以的。日本武士始于平安時代,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,并利用其擴張勢力。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日本武士真實形象的照片。
【武士在酒館里喝酒】日本武士完整產生的象征是德川幕藩制,整個日本社會的統治階級由以將軍、大名為代表的高級武士到最低級的足輕低級武士組成。從這組老照片可以看出,日本人身材確實矮,這可能是基因的緣故。另外,照片中武士眼神充滿戾氣。
【武士】日本武士中等級最高的是征夷大將軍,下面依次是大老、老中、御家老、守護代、大名、家老、部將、侍大將、足輕大將、足輕頭、足輕。武士的級別不同,所享受的待遇也不同,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,就是普通老百姓一旦與武士發生沖突,往往會受到嚴懲。
【一群武士】由于武士這個群體的不大壯大,由此產生了武士道。所謂的武士道是指不惜命的覺悟為根本,為實現個人于集體、團體的價值,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辭。武士道的最大特點就是充斥著屠戮,武士以犧牲為最高榮譽。
【面露兇光的武士】日本早年時期,忠和勇被統治者評價武士的最高標準,武士的名譽自忠和勇,只有符合這兩點才能得到晉升和封賞,其余仁義、道德都不是重要的東西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點非常重要,就是武士要對主人無比忠誠。
【武士】從這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,日本武士腰上會別著兩把刀,長刀是打刀,短的是脇差。有這樣一種說法,脇差是日本武士切腹的,這時一個誤解。日本武士將脇差隨身攜帶,最大原因是脇差是一把非常有價值的武器,比如切腹、狹窄空間里打斗等。
【武士的紋身】古代中國人對日本武士印象深刻,比如明朝倭寇中就有不少是武士。曾有53名武士在中國沿海地區肆虐,「突犯會稽縣,流劫杭州,突徽州歙縣,至績溪、旌德,屠掠過涇縣,趨南陵,至蕪湖。燒南岸,趨太平府,犯江寧鎮,直趨南京。」
【武士裝備展示】除了武器外,日本武士都會帶著一把扇子。扇子名字叫「軍配」,是一種道具。軍配用于命令軍隊布陣、進退的命令,也可以指發出指令的道具。軍配是用皮或薄鐵制成的團扇,最早上面畫帶有金剛界大日如來種子梵文的圓陣、十二天干地支、二十八星宿等圖像,是軍師用來推算吉兇方位的工具,後來演變為大名或總大將級者所持。
【漂亮的女武士】二戰期間,日本政府將武士道跟軍國主義糅合在一起,要求日軍以戰死為效忠天皇的最高的形式,武士道出現了異變。
這種異變的后果就是,日軍無比殘忍,他們屠戮無數無辜的人,而且即便自裁也不愿投降。【三名武士】大家都知道,日本武士一旦戰敗往往都會切腹。據史書記載,日本武士最早的切腹時間是永祚元年(西元989年),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用武士刀自裁。從鐮倉時代開始,日本武士戰敗剖腹的行為開始盛行,逐漸視為武士道的一部分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